維特效應

 

 

社會心理學—維特效應

維特效應源自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所著《少年維特之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1774年出版後,很多人效仿主人公維特自殺,「維特效應」因此得名。

維特效應—基本概述      

菲利普斯的理論叫做「維特效應」。所謂「維特效應」指的是兩百年前德國大文豪歌德發表了一部小說,名叫《少年維特之煩惱》,該小說講的是一個青年失戀而自殺的故事。小說發表後,造成極大的轟動,不但使歌德名聲在歐洲大噪,而且在整個歐洲引發了模仿維特自殺的風潮,為此,好幾個國家將《少年維特之煩惱》列為禁書。

維特效應—研究興趣     

菲利普斯研究興趣之一就是追蹤從那時開始一直到現代所出現的各種形式的「維特效應」。他發現對轟動性的自殺事件報導,在報導所涵蓋的地區,緊接著自殺率就會有大幅度上升。因此他得出這樣的結論:一些內心痛苦的人,看到別人自殺身亡消息後,就啟發了自殺念頭,效仿了自殺者。這裡面貫穿著一個社會認同原理,內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內心痛苦的人採取了自殺的形式,他也就認同了這種消除痛苦的手段。

菲利普斯是通過對1947年到1968年之間美國自殺事件的統計得到「維特效應」證據的。他發現每次轟動性自殺新聞報導後的兩個月內,自殺的平均人數比平時多了58個。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一次對自殺事件的報導,都殺死了58個本來可以繼續活下去的人。菲利普斯同時發現,自殺誘發自殺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對自殺事件廣為宣傳的地區。而且,這種宣傳越是廣泛,隨後的自殺者就越多。

維特效應—社會分析      

「維特效應」,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就像情緒上的「流感」。媒體對自殺新聞的大肆渲染對於一些徘徊在生死邊緣的人具有強大的暗示、誘導性。比較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4月1日,張國榮自殺事件發生後,媒體的報導連篇累牘、大肆渲染。結果從當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小時內,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樓自殺,其中5人不治,當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殺身亡個案,較3月份增加32%。有幾名死者留下遺書,清楚寫明其自殺與張國榮輕生有關。

在中國,每年約有25萬人死於自殺,至少有100萬人自殺未遂。自2000年以來,每年10萬人中有22.2人自殺,每2分鐘就有1人自殺、8 人自殺未遂。可以說,如果每一起自殺都要報導的話,恐怕整張報紙都裝不完。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人自殺的比例越來越大,這當然跟中國社會轉型期急劇變化,人們承受的精神和物質壓力越來越大有直接的關係,自殺行為的增加,也不能全部怪罪於媒體。但是正如筆者前面所說的,媒體的自殺新聞與自殺行為的增加確實有不可迴避的關聯。僅僅出於敬畏生命的人道主義考慮,媒體也應該主動進行反思並警醒。

社會可以關注自殺現象,但不應炒作自殺個案,或者把自殺「娛樂化」處理,而應該在報導中採訪一些專家學者等,突出心理危機干預,從而啟發公眾對自殺背後社會問題的思考和討論,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維特效應—在韓國      

韓國明星自殺的新聞,引起巨大的影響韓聯社首爾2009年8月30日電,影視明星崔真實2008年自殺後,據悉,由此掀起了一股「維特效應」。 據統計廳30日發表的死亡原因統計結果顯示,去年自殺死亡者為1.2858萬人,佔全部死亡人口的5.2%。自殺死亡率(每10萬人口中的死亡人數)為 26人,比前一年增加1.8人,比10年前的1998年(18.4人)增加了41.4%。

據分析,2008年,效仿崔真實自殺的事例顯著增加。崔真實自殺的2008年10月2日以來,自殺人數比往年大幅增加。2008年10月自殺者為1793人,比9月的1083人增加710人(65.6%)。這比2007年10月(967人)增加85.4%。此外,11月和12月自殺人數也分別達到1288人和1118人,同比分別增加了53.3%和46.7%。

維特效應尤其在20~30歲人群中最常見。2008年,20~30歲人群在所有自殺人口中佔據的比重最高的是9月,達到29.9%,但10月上升至36.4%。11月和12月也分別達到33.7%和33.3%,保持在30%以上。

http://www.psychinese.com/Study/Html/2010/02/3642.html

 
 

GOOGLE無所不在

繼上次PTT網友在高雄版PO出他在楠梓的馬路上看到GOOGLE的街景車在拍攝的畫面
 
想不到這麼快我們全台灣的給他拍光光了……
甚至連我家這種小巷弄都拍下來了……..
 
 
我家的小陽台…..還好我沒穿內褲出來晃
 
 
世運
 
左營大路
 
 
楠梓加工區

有趣的行銷學喔!

你在宴會上看到一個漂亮女孩,
你走過去並且對她說:『我在床上很厲害哦!』
這叫直銷
你跟一群朋友參加宴會,看到一個漂亮女孩。你的朋友走過去,
指著你,並且跟她說:『他在床上很厲害哦!』
這叫廣告
你在宴會上看到一個漂亮女孩,你走過去要了她的電話號碼,第二天
打了電話 跟她說:『跟妳提一下:我在床上很厲害哦!』
這叫電話行銷
你在宴會上看到一個漂亮女孩,
你站起來,整理儀容,你走到她的身邊並且跟她小飲,暢談心事,

你幫她開門並幫她拿皮包,在她上車後,再跟
她說: 『跟妳提一下,我在床上很厲害哦!』
這叫公關

你在宴會上看到一個漂亮女孩,
她走過來,並跟你說:『我聽說你在床上很厲害哦!』
這叫NT>品牌魅力
What’s Marketing?(Part 2)
如果他給他朋友一些小錢,
叫他去和那個女孩說, "那個男的在床上很厲害喔!",
這叫做Media Buy媒體購買!

如果他走過去和那個女孩說,
"我不但在床上很厲害,我還會給你"特別服務"喔!",
這叫做Sales Promotion產品促銷!
如果有另一個女孩走過去和那個女孩說,
"他在床上很厲害喔!",
這叫做Word of Mouth口碑行銷!
如果有一個女孩一直纏著他不放,
人家問他為什麼, 她說"因為他在床上很厲害!",
這叫做Brand Loyalty品牌忠誠!

轉錄-男人35歲前要做的33件事


第一步 建立開闊的人生格局

·1件事:確立鮮明的個人風格
王國維先生說:「詞以境界為上」。同理,人以風格鮮明為佳。鮮明的個人風格會自動抹掉不利的細節。要建立鮮明的個人風格,可以利用行銷人常用到的4P
1. Product
產品 2. Price 價格 3. Place 通路 4. Promotion宣傳

·2件事:永遠心向陽光的生活態度
在晦暗不明的黃昏,誰都曾有過頹廢的想法吧!人生其實有很多轉折。說不定轉個彎,下一處就有什麼驚喜。

·3件事:重新定義「中年」
「人生三十才開始」這句話己經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徹底瓦解,有許多人到了五十歲,才找到了人生的新希望! 二十歲沒有實現的夢想,可以到三十歲去做,或者留到四十歲也無妨。現在五十歲以前都還是青年人呢!

·4件事:得到「心靈復原力」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心靈復原力」之強弱,比教育、經驗、培訓、人脈等因素更能決定他的成敗!

·5件事:簡約生活
只有一隻皮箱,就可以隨時出發,往世界的盡頭飛去。不要去積攢那些零碎而無用的家私。傳奇總是沒有年齡、過去、和地域的特徵。

·6件事:懷抱一個偉大的夢想,緊抓現實的當下
人類因有夢想而偉大,今日人類的文化與文明發展, 都是來自無數夢想與理念實現的累積。

·7件事:養成每天讀取新聞的好習慣
世界正以光速向前發展。不關心世界變化的人, 恐怕也無法真正關心自己將去向何方。

·8件事: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熬夜工作或娛樂,現在常常被形容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言下之意似乎是只有小公務員、小老百姓才會按時上下班,買菜做飯,過著乏味的生活。這是絕對錯誤的導向!

.9件事:制定自己的 keep fit 計畫
訓練自己體態的輕盈、肢體的柔軟,吃「悅性食物」。你應該像天地間一棵秀麗而挺拔的樹,擁有一種源自內心的力量。

.10件事:擁有謙沖致和的態度
畢身致力於兩岸和平已故的辜振甫老先生,柔軟的身段包裝著強大的使命感,而他一生奉行的成功格言就是「謙沖致和」。

.11件事:一定要擁有一次人生的大挫折
無論感情、親情、事業、財務或工作,要相信挫折不是被命運KO,完全擊敗。而是OK,爬起來重新再來,愈挫愈勇。

.12件事:豐富自身內涵
受歡迎的人總是有健談的口才及多才多藝。準備兩個「保留節目」,豐富自身國學基礎,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13件事:每週三次整理(反省)自身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一位偉大的君子,每天都會利用各種時間反省自己當下在身語意上所犯的錯,及可能傷害到別人的地方,使自己的德行日臻圓融,智慧日益增長。身處在如此紊亂環境的我們,又該如何去增益自己為人處世的智慧呢?

第二步 建立自已的「人生目標清單」

·14件事:定下人生的目標清單
人生就好像是一場旅行:去到了各處,看到不同的風景;出發的時候你有同伴,中間可能又換了另外的同伴,路上一定會遇到不同的人;有時候你還會停下來,告訴別人你的故事……

·15件事:對世界懷抱一個希望
這個世界上讓人憂慮的事情太多。即使盡一己之力對於解決問題毫無裨益,但仍應該懷抱希望。就像全球最大非營利企業「慈濟」的開端,只是來自証嚴法師的一個慈悲的「念頭」。

.16件事:產生令自己有價值的獨門創意
世界每天都在變,產業脈動在變、經濟趨勢在變,連自然災難型式都不斷在變。
怎麼在自己生命黃金時期,產生領先甚至超越善變世局的自我核心價值,其祕密就在能否找到或產生屬於自己的獨門創意。

.17件事:考幾張證照
未來台灣將會邁向以證照取勝的社會,在你去求職時,除了你的畢業證書之外,多幾張技能檢定的合格證書或執照,絕對會讓你在找工作時如魚得水。

.18件事:至少進一次大公司
所謂大公司並不是指規模大的公司,而是指各行各業中口碑和風評領先的公司,大公司不一定好,但卻是35歲以前累積工作資歷的重要方法。

.19件事:為事業而不是為工作奔波
許多人往往在生命的黃金時期為工作、公司或看不見的股票,每天工作超時,體力透支。賺到名片上好看的頭銜、薪資條上的滿足。在老闆大力呼籲投資大戶買進該公司的股票,甚至尾牙請來大明星、送出豪華跑車時,這些在工作上打拼的員工卻同時賣掉了他們的肝臟、心臟、脾、肺、腎等器官的健康,也失去了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請為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而不是讓自己被工作奴役了。

.20件事:搞定外語
35
歲前搞定外語,不是不可能,只要用對方法就成。國際溝通語言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會講英語是基本的生存核心價值,千萬不要ㄧ拖再拖,或是還要等一個決心,那你就輸了。

.21件事:保持不間斷的學習律動
台灣的民眾在眾多新聞台與口水節目的「幫助」下,已經越來越膚淺了,每天的資訊管道大部份透過十指(上網)和姆指(看電視),亂七八糟的資訊,夾雜著置入性行銷塞爆價的大腦,弱化你的知識水準與心智年齡,怎麼辦?動起來,讓自己重新開始不斷學習,並且維持學習的律動,高人一等,不難。

.22件事:擁有屬於自己的金錢規劃
「一個人一生要花多少錢?」這是所有人都感興趣的好話題。最近有人把這個數字計算了出來,說在台北這樣的城市,一對夫婦一生的金錢消耗是七千萬元。聽起來有點嚇人吧,而這個數字只能滿足基本的小康生活。

.23件事:離群索居十天、一個月
從少年到成年,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父親牽著女兒的手鄭重地交到老公的手裏,一直被穩妥地保護著的感覺的確很好。可是沒有什麼事情是不用付出代價的。你必須一直與人分享浴室、房間的格調、甚至心情,心中莫名鬱悶的時候,也不得不費力解釋或者強顏歡笑,以免最親愛的人為你擔心。

.24件事:背著背包去走走
大部份的人喜歡跟團出國旅遊,但是,跟團其實對35歲的人是很笨的旅行方式,甚至去的地方不外是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美其名是出國,其實只是搭飛機去另一個地方,住五星級飯店,買一些阿里山,懇丁,甚至九份都買得到的東西罷了。要旅行就背著背包,一個人或三五好友,脫離自己的文化圈,去體會不同的文化和生活。

.25件事:培養一種自己獨享的趣味
偉大的靈魂也曾隱藏在平凡瑣碎的生活當中。作曲家亞歷山大.伯羅丁在譜寫《伊戈爾王子》的時候,他正在聖彼德堡的軍事醫學院中當化學教授;T. S.愛略特寫出《荒原》的時候還是一個銀行官員,他著裝得體,每天935上班,下午535下班,每四週有一個星期六加班,與其他人一樣。一天約有八小時人人都在工作,可是八小時以外的時間當你充分地享受個人愛好和趣味,也許最會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你。

.26件事: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節奏
天氣狀況及植物的種類、一個城市的人文特質、工作的時間等都可能牽動到個人的情緒,最好讓自己生活在「習慣」的舒適環境中。

.27件事:擁有一個自己的角落
忙忙碌碌的人生當中,總要偶爾抽出一點時間來,躲在自己的角落裏,稍稍地享受一下。

.28件事:做一次義工
利用幾個月或者一年,不計利害或得失,在另一種勞碌中,體會到心靈的單純與充實。

.29件事:見一個「夢中人」
你有想見到的人嗎?也許是偶像,或者是某個對你有特殊意義的普通人,這就像有人將去巴黎作為人生目標之一一樣,是一個帶有浪漫色彩的計畫。

第三步建立自已的人脈存摺
.
30件事:只需和少數人保持和諧關係
·
31件事:真的可以說不
如果你渴望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你真的得學會溫和而堅定地說「不」。
.
32件事:對父母許諾必不可少
也許35歲之前你真的幫不了父母什麼忙,那麼更要善於給他們許諾。有許諾也足夠讓他們幸福的了。
·
33件事:結交幾個知己
我想如果我說每個人都應該交一個知己,大概沒有人會反對吧。已故的武俠小說家古龍說:「朋友就是不分尊卑貴賤、職業高低的,朋友就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在天寒地凍的時候,想起來心中含有一絲絲暖意的人。」

為何壽險業務員如此浮濫?

為何壽險業務員如此浮濫? 
 
 
作者:不老林   |   更新日期:2009/11/05
壽險業務員短短一個月又增加1,626人:11月3日,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報導,根據
壽險公會最新統計,截至今(98)年9月底止,國內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共計31.4萬人,
較8月增加1,626人。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同時報導,今年上半年產壽險公司理賠申訴排行榜特別指出,
發生事故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時,被拒賠或東折西扣,有可能是因為雙方對條款或事故認
知的差異,或是保險公司過於嚴苛,當然也有可能是保戶違反保單的規定或對保障內容有
誤解。
理賠申訴率 審慎檢視
 
但不論如何,對已經發生事故的保戶而言,理賠糾紛總是事故之後的第二次傷害。因此理
賠的申訴率,對保戶與保險公司本身,都是很重要的參考數據。
 
保險糾紛與保險業務員的素質息息相關,保險公司徵募保險業務員,除了極少數公司採精
挑細選、善加教育外,絕大多數都是不分青紅皂白,或是飢不擇食的地步,挑到籃子裡的
都是菜,甚至被譏諷只要會呼吸的人,都可以來賣保險。
 
一般來說,經過五天密集課程,再考過所謂「專業科目」和「共同科目」各100題選擇
題,取得70分合格,即為通過「保險業務員」資格,可以登錄在保險公司或保險經代公
司,成為保險顧問,開始銷售保單。
五日菜鳥兵 小心避開
 
很多人既無法律背景、財經知識、也毫無健康常識,就這樣在五天的教育訓練下,莫名其
妙成了顧問,開始向親朋好友銷售保單,用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識向客戶解說保險,甚或為
了業績,與客戶串謀作不實告知。
 
但一旦親朋好友銷售完畢,保險業務員生涯也跟著結束。有些保險業務員,轉換別家公司
,會編造理由,說新公司的商品優於舊公司,鼓勵客戶解約,購買新保單,又無法交代解
約損失,因此就可能產生第一波的保險糾紛。
 
如果保戶不巧在短時間內,發生理賠,不實告知最容易產生保險糾紛,業務員天馬行空的
解說保單條款,也是造成客戶誤解,導致理賠糾紛的肇因。
誇張的行銷說法 別太相信
 
有些保險業務員把投資型商品好的部分,說得像股王一樣──穩賺不賠,可能的虧損都不
提示;一場金融大海嘯下來,死的死、傷的傷,客戶自然就到處申訴。
 
另外有些保險業務員,甚至自我否定為保險業務員,自稱是「理財專員」、「理財部經理
」,所販售的商品稱為「理財商品」非「保險商品」,用 Excel作出優於銀行定存、房貸
提前還款比較表,讓客戶誤信保險的獲利率是最穩當的、保險公司還送保障等荒謬說法!
這類保險業務員卻連保險最根本的功能如醫療險、意外險、車險火險等,一律不賣,以避
開客戶詢問保險問題或理賠可能產生的服務,因為他們完全無法擔負。
怪哉!如此的保險從業人員,竟然還相當不少!
 
回歸保險正道 以質取勝
 
有些公司還要求所屬業務員如此作為,賺到錢卻免除繁雜的服務,完全忽略保險的意義與
功能,保險主管機關竟然容許這樣的商品在市面上橫行霸道,直到近年來申訴案件不可勝
數,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一個壽險顧問的養成,原本就要時間,五年、十年都不見得能竟其功,還要不斷鑽研提升
,才可能培養出來。五天的時間就培訓出一個保險顧問,怎麼可能不出事?
 
台灣一個月增加一千六百多個顧問?試想,台灣如果一個月,不!即使一年增加一千個律
師,或一千個會計師,那是怎麼樣的一個景象?
 
大災難!所以,如此保險業務制度,減少申訴案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主管機關如果繼續縱容,讓保險從業人員資格那麼容易取得,申訴案件仍會繼續讓他們頭
痛下去。
 
消費者如果仍舊向人情低頭、輕信華麗辭藻、貪小便宜想靠買保險發財;或業務員只想到
自己的荷包、業績考核壓力,保險糾紛就會層出不窮。 大家一起覺醒吧!

到東台灣買靈魂的人 & 我是回台灣買靈魂的 & 什麼時候我們應轉彎往原點的點呢?

到東台灣買靈魂的人 

文.黃惠鈴

1999/05 康健雜誌 8期

在花東縱谷的公路上,常常可看到一台綠色的克萊斯勒吉普車奔馳,
 
車門上髹著「基督教門諾會醫院」白字。
 
坐在駕駛座的,是門諾醫院的院長黃勝雄。
 
享譽美國腦神經外科的黃勝雄為何放棄百萬美元年薪,回到台灣?他為何選擇門諾醫院?
 
身兼行政工作、開刀看診的他,在經營門諾醫院、籌設門諾大學,遇到什麼阻力?
第一次見到花蓮門諾醫院院長黃勝雄,是在送冬迎春的二月天。
 
站在花蓮鯉魚池畔的高臺上,黃勝雄指著對岸的鯉魚山說,翻過山就是將來設立門諾大學與老人長期照顧社區的位置。
 
他侃侃而談訴說願景的神情,令在場的人忍不住把他和以一句「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傳世的美國民權運動者金
 
恩博士,聯想在一起。那一天有點冷,也飄著點雨,不過黃勝雄的夢,溫暖了在場每個人的心窩。
 
三月底,第二次見到黃勝雄時,雖然前一天才剛從夏威夷參加會議回來,黃勝雄一早就進醫院為病人開刀,下午緊接著又
 
一直忙著開會。過了約定時間30分鐘許,才見到他邊走進行政辦公區,邊和一位院內同仁討論。一聽祕書提醒訪客已來
 
到,黃勝雄猛然記起,趕緊以小跑步進院長室,直說抱歉,然後又不好意思地要求,可否讓他先上洗手間?原來他實在忙
 
得沒時間。
 
兩個星期後,第三次見到黃勝雄,這次他比前兩次見面時,都還要顯得疲累,而且辦公室裡還多了個行李箱。原來,他前
 
一天剛從英國開完會回來,一下飛機還來不及回家,就直奔醫院,晚上還輪值夜班,一直忙到隔天清晨5點才得以回家稍
 
寢,但8點多他又出現在醫院了。
 
過去五年是人生最有意義的時間
在利用時間與同仁討論並勘察正在興建的院內工程後,9點許,黃勝雄進診察室開始看診。五十幾個病人掛號,過中午還看
不到20號,院內人員照往例送進來便當,一旁的護士小姐透露,院長總是一直忙著看病,抽不出時間去吃飯,往往等到實在餓得受不了,才隨便在診察室裡匆匆扒飯盒止飢。結果,等看完所有病人時,已經到下午5點了。
 
看他這麼忙碌,忍不住為他擔憂,不過,黃勝雄以他一貫的溫和語氣,淡淡地說:「我回來就是希望能多做點事,累一點
 
也沒有關係。我常跟美國的朋友講,過去5年是我人生最有意義的時間
 
黃勝雄原在美國行醫25年,在腦神經外科表現傑出,曾是美國總統雷根遇刺後,六人醫療小組的成員之一。但因門諾醫院
 
前外籍院長薄柔纜一句「美國很近,花蓮很遠」,感嘆許多學醫的台灣人,寧可遠渡重洋到美國,也不願到花蓮服務的情
 
況,而深受撼動,於是毅然放棄超過百萬美元的年薪,在1993年他55歲時,選擇飛回台灣的後山──花蓮。
 
回台灣買靈魂
「我是回來買靈魂的。我會從美國那麼富裕的地方跑回台灣,是上帝的calling(召喚),」他說。
 
對篤信基督教的黃勝雄而言,當醫生最大的心願是要效法史懷哲。但他發現自己在美國賺錢,根本不像史懷哲。所以從
 
1983年起,每年他都會花一個月到開發中國家,作短期醫療服務。
 
而1986年時,他曾來到門諾,跟薄院長工作一個月,讓他覺得很甘甜,尤其眼見薄院長等人雖是外國人,卻願意在花蓮奉
 
獻大半輩子,更何況他是台灣人,難道不能嗎?加上每當他置身在墨西哥等國時,發覺自己好像個資本家,不是去奉獻,
 
倒像是去施捨,那種虛假的感覺,實在不是他想追求的。
 
因此當薄院長在1991年退休後,徵詢黃勝雄回國的意願時,他願意回來。
 
「我覺得我在台灣長大,了解台灣、奉獻台灣是我的責任,雖然我沒能一輩子奉獻,但我至少不應該在海的另一邊說風涼
 
話,我應該回來說聲謝謝,」黃勝雄說,他計劃以55歲到65歲十年的時間,好好為台灣做事。
 
到門諾5年多來,他常常七點半就進醫院,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回家,加上因為院內的外科醫師不足,他自願輪值班,
 
有時一忙就是到清晨,然後第二天又有一大堆事等著,忙不勝忙。
 
院長的祕書堯文譓記得,去年有段時間,黃院長因連續3個月密集值班、開刀,極度操勞,而發生暈眩、走路不穩的情況。
 
結果有次幫一名腦瘤病人開完刀後,黃勝雄竟臉色發白。當她看到黃勝雄自己扶著牆,兩眼無神、直視前方,硬撐著走回
 
辦公室時,她難過地不敢進辦公室,怕自己會哭出來。
 
開著吉普車上山下海
除了在醫院忙碌外,黃勝雄也常常開著他稱為「上山下海都可以用」的吉普車,到花蓮偏遠的原住民部落,為交通不便的
 
村民看診。另外,每兩個星期他也會開車到台東基督教醫院看診。
 
如今5年過去了,門諾醫院在他的帶領下,比以往更蓬勃。經擴建後,目前醫院的病床數從兩百多床增到六百多床。
 
而且,接下來他有個夢想是希望募集足夠的錢,在台糖答應出租的9公頃甘蔗田裡,設置老人長期照顧社區。因為花蓮地區
 
65歲以上老人的比率約11%,比台灣地區8%的比率高出許多。另外,黃勝雄也希望在老人社區旁,設立門諾大學,提供原
 
住民另一個教育機會,藉此幫助他們改善困境。
 
在籌劃願景的同時,另一方面,黃勝雄卻為招募不到台灣本土的醫生而傷腦筋。五年多來,與他面談過的醫師不下50人,
 
每個到門諾來看的醫生,都說印象很好,很喜歡來。但等到離開後,每個人都有藉口,沒人願意來,「以後這個醫院誰去
 
承擔?」黃勝雄相當憂心。
 
醫院的人員也透露,有些年輕的腦外科醫師以「院長是要來奉獻的,而我們不是」為由,要求的薪水,竟比黃勝雄領的薪
 
水還高,在醫院無法支付的情況下,而不願意來門諾任職。
 
前一陣子黃勝雄過60歲生日,院內同仁送他一幅寫著「為主焚而不燬」的小匾。這是黃勝雄最喜歡的一句聖經經文,也是
 
他處事的座右銘。
 
雖然初回來時的滿頭黑髮,經過5年的勞累,如今多已霜白,他依然每天活力充沛,不停為醫院而努力。對於別人的敬仰,
 
他更是不敢接受:「其實我是一個泛泛之輩,跟大家都一樣,不配去指示人家,我只是很樂意跟人家分享我的生命、我的
 
快樂,如此而已。」
 
在結束訪問,由門口一名警衛先生開車送往花蓮機場的途中,這名警衛談及在醫院裡,大家都有從心出發,幫病人服務的
 
體會,對於黃勝雄的辛勞,大家看在眼裡,都很心疼:「我們醫院裡很多人都在為院長祈禱,希望他健康。」
 
也許,黃勝雄的歸來,不只買到他自己的靈魂,也幫助其他人找到自己的靈魂。
 
===================================================================================================================================================== 
 
我是回台灣買靈魂的
 
"物質上的東西我都有,但生命真正的意義不在物質, 我是回台灣買靈魂的"
 
最近是不是在電視上,看過統一AB優酪乳的 廣告呢?是不是對片中那位主角印象深刻呢? 他是門諾醫院的院長黃勝雄醫
 
師,八年前在美國匹茲堡大學任教、 醫病。
 
黃勝雄是享譽美國的腦神經外科權威,是白宮的座上客, 也曾是雷根總統隨行的指定醫師,被認為是 Doctor’s doctor
 
(許多醫生的腦神經外科醫生)的他, 一年要服務五千位病人、動三百六十個手術, 他的年薪超過百萬美元,住家占地
 
四甲 。
 
1990年門諾醫院前院長薄柔纜醫師退休回美國, 薄醫師因長年吃阿斯匹靈有耳鳴與重聽的毛病。雖然如此, 他依然無悔為
 
交通不便、醫療不發達的花蓮,奉獻前後將近40年之 久,退休後,連住家都沒有。這種捨己為人的情懷, 更教黃勝雄相當
 
佩服。
 
1991年薄院長在洛城接受台美基金會的台灣奉獻獎時,他呼籲: 「我為台灣奉獻了這一生,我盼望台灣人,尤其是台灣的
 
醫生, 也能像我一樣為自己的同胞,尤其是弱小無助的、 需要人照顧的花蓮百姓服務,很可惜! 台灣的醫生好像覺得到
 
花蓮很遠,到美國比較近,沒有人要去花蓮, 倒是很多人跑美國來。」
 
這一番話,讓黃勝雄醫師決定放棄在美國的一切,回到花蓮服務。 他離開美國時,美國政界、醫界共有四百人來送他,州
 
長、 議長都來了,當地的人如此地不捨。他告訴他們,在花蓮, 他有更多的病人在等他,這是上帝託付他的地方,他要
 
回來。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黃勝雄從前院長薄柔纜的手中, 接下了院長的棒子,至今已經將近八年了。
 
黃勝雄他堅持自己開車,即使為了偏遠山區的巡迴醫療, 他仍然自己駕著吉普車開二、三小時上山下海。 門諾董事會體
 
念他的辛勞,幾次想為黃勝雄請司機,卻老被拒絕。
 
他說:「門諾還需要社會的支持,如果我可以請司機、買好車, 我們就不要捐款了。」黃勝雄以耐心、愛心對待每一個病
 
人, 他總是花三、四十分鐘看診一名病人。
 
認識的人擔心他的身體能否承受過度的勞累,六十三歲的他, 總以一貫的笑容回說:「沒關係,我很健康!」
 
黃勝雄擔任門諾院長的薪水,月薪三十萬元, 不但比一般醫院的院長薪水少, 甚至不及過去在美國薪水的十分之一, 但
 
他還把其中的二十萬元捐回醫院, 自己住在員工宿舍過著簡樸的生活。
 
一般人無法擁有的,他得到了;一般人放不下的,他卻捨得。 黃勝雄說:「我有大房子、很好的車,物質上的東西我都
 
有, 但生命真正的意義不在物質,我是回台灣買靈魂的。」
 
===============================================================================================================================================================
 
什麼時候我們應轉彎往原點的點呢?
 
作者 / 花蓮門諾醫院 黃勝雄院長
 
1983年以前我和一般去美國留學的華人一樣,為在學術上能出人頭地,我早出晚歸。 
 
我是醫學院神經外科的副教授,我是許多同僚醫生中最受歡迎的腦外科醫生,所以我的病人特別多。 
 
在美國時,一般的人很現實和精明,他們都會查問如果有護士或醫生需要腦神經外科醫生照顧的時候,他們會去找誰,他
 
們把這樣一位醫生叫做〝 Doctor’s doctor〞。 
我就是許多醫生的腦神經外科醫生。 
因此我的病人最多,一年365天要開360個病例,加上每天看門診、住院的病人,每年至少有5000人次,這樣可想而知我是多
 
忙碌。 
有時深夜歸家的途上,我會想到,我的兩位可愛的孩子不知道今天乖不乖?在學校有沒有問題? 
 
我的心裡有時很虧欠,找不出時間在週末時應他們的要求一起去打棒球、騎馬或釣魚。 
 
我只能自我安慰的說,我已經替他們的活動空間買下四甲地的家園,他們可以找朋友來家裡玩、可以露營、可以游泳、可
 
以爬樹摘花。 
比起我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好多了。
 
而且我要替他們存錢,繳最好的私立學校昂貴的學費; 
我要為他們存銀行的帳戶,做大學及研究院的教育基金; 
我要為他們每一個人設立一個信託基金,好叫他們中年以後做事業時有個基金; 
我要為年邁退休的父親設一個基金,所以他不必每個月向孩子們要錢,我要 …。 
 
有一個星期天我們全家上禮拜堂,主日學後因我內人有婦女會的聚會,我就帶兩個孩子去中國餐廳吃麵,然後送他們回
 
家,我就馬上回醫院巡視病人。 
在開車的路上,我的胸口開始感覺悶熱不舒服,於是我把那部完全自動控制賓士的坐位調整,窗戶打開來通風, 
 
我想胸口痛或許會改善。但是到了醫院,停好車走進急診處入口為止並不感到改善。 
 
我請在急診科的住院醫師替我做一個心電圖,結果是正常,剛好有一個心臟科專家走過,就請教他的意見,
他看了我的心電圖,看了我的病例,也聽了我的心臟,就判定我要住院。 
 
他的理由是:他及大家 (全醫院)、全社區,不能冒險失掉一位像我這樣好的神經外科醫生。
 
我辯論說,我的祖父86歲,我的父親67歲都健在,沒有家族病歷是心肌梗塞的。 
 
他反駁說,他們不是神經外科醫生,沒有我所受到的壓力。 
 
結果我住進了心臟加護病房三天三夜,他們為我做了一套完整且近乎10萬美元的檢查,檢查結果是認為說大概是
中國麵湯中可能放太多味精而使我的冠狀動脈產生痙攣的現象,所引起的症狀,我沒有心肌梗塞或冠狀動脈硬化。 
第四天早上,我從加護病房出院,就走到開刀房做手術。是責任感和榮譽感,既理性又感性地,我這樣做了。 
 
但是,從此我的人生觀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變。 
因為在住院的期間我看了很多書,其中一則是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的短文 … 
 
故事這樣說: 
 
有一位農夫,早出晚歸耕種一塊貧瘠的土地,他勤奮的工作,午餐也顧不得吃,太陽要下山的時候,就嘆息時間太短,也
 
常常自言自語的說: 
 
I have to save something for rainingdays。(我務必積蓄五穀,以備不時之需。) 
 
有一位天使聽到了,覺得農夫很可憐,就靠近對他說: 
 
「你很認真,對父母有孝行,對子女有愛心,對鄰居和睦相助,所以上帝要賞賜你更多的土地,讓你富足。 
今天,從這做起點,你能力所及的去跑,等你繞一圈子回到原點時,我會將圈圈以內的土地贈送給你,讓你飽足。」
 
這個農夫真是高興極了,馬上就開始跑,也忘了帶飲水,只顧往前跑。 
當他跑了半個鐘頭後,往後看,啊!真高興,他想:我這輩子夠用了,這塊地所產的五穀能供我一輩子。 
 
他想停下來了,但是又想到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應該為我的兒女再跑一段路,讓他們也有一點的家產才是,
於是又跑了一個鐘頭,他又渴又累、汗流浹背。他往後看,離起點的地方已經很遠了,也許應該折回。
可是他又想起了他的兄弟姐妹,他再往前跑了一段。 
 
他的胸口開始有一點悶熱,頭有一點暈。 
他開始想:唉!我畢竟年紀大了,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我退休了以後怎麼辦呢? 
 
也許我應該再多跑一點路。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他體力不支倒地,不久就死了,連回到原點的機會也沒有。 
當然,什麼土地都沒有得到。 
 
故事的精神是說: 
當人太貪心時,最終會變成什麼也得不到。 
從此以後,我修正了我的人生觀,我開始回轉,不應該像那農夫一樣貪婪不知足。 
 
我每一年拿一個月的休假做義工,做短期的醫療宣教師,到醫療落後的國家服務或教學,也打算從55歲到65 歲獻給主用。 
這期間使我有機會遇到了很多朋友和信仰的前輩,也學習到服侍人的樂趣。 
 
1984年在墨西哥的全世界基督徒醫師會議中,認識了手外科及痲瘋病專家Paul Brand醫生,成了我的朋友。 
1985年在拜訪 Sister Mother Theresa 時,學習到了她節儉的真理,她告訴我說「Live Simple, so thousands of others can simply live」 
 
-因我們的節儉,所剩下的資源可供給成千的貧困人繼續生活下去。 
1986年我來門諾醫院當義工一個月,第一次和前院長Dr.Brown相處,有一天晚上他請我和內人去他家吃飯,
我發現 Mrs. Brown 的手指頭因為花蓮的濕氣重而得了風濕症,並且有腦幹微血管的破裂出血。
Dr.Brown也有手痛,因常吃 Aspirin而有耳鳴和重聽。 
雖然如此,他們還是繼續為後山交通不便、醫療不發達的台灣人奉獻了前後將近有四十年之久的時光。 
使我這個台灣人真感激又羞愧。 
1990年薄院長退休回美國,連退休後的住家都沒有,這種捨己為人的情懷更教我佩服。 
 
1991年他在洛城接受台美基金會的台灣奉獻獎時,他呼籲: 
 
「我為台灣奉獻了這一生,我盼望台灣人,尤其是台灣的醫生也能像我一樣為自己的同胞,尤其是弱小無助的、
需要人照顧的花蓮百姓服務,很可惜! 
 
台灣的醫生好像覺得到花蓮很遠,到美國比較近,沒有人要去花蓮,倒是很多人跑到美國來。」 
 
他的這句話很扎心,對我來說,好像是在對我說的一樣,也更進一步的把我拉回到我起跑的原點--台灣。 
我1993年底回來接下薄院長的使命-去服侍最小弟兄當中的一位,就是服侍上帝。 
 
為原住民、為偏遠地區的人民健康來服務。 
 
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快樂是,我能在台灣頭部外傷頻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花蓮地區來應用我的專長-腦神經外科。 
 
天使沒有應允我土地,但是祂賜給我很多平安、給我豐富的生命、給我很好的健康。
親愛的朋友! 
 
我們都是跨越世紀的現代人,我們一直在往前跑。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時候我們應該轉彎往原點的點呢? 
 
 

侯文詠: 蔡康永﹐我挺你﹐你娘卡好。

蔡康永﹐我挺你﹐你娘卡好。
(2009-07-17 11:35:43)          作者:侯文詠
標籤﹕蔡康永 娘 侯文詠    康熙來了 文化   分類﹕臺北隨筆
康永為了在康熙說男生『娘』這件事應不應該在報紙網絡打筆仗。在我看來﹐這次我
非挺他不可。他和我當然是好朋友﹐但挺他的理由不是因為交情﹐而是﹐這次他說對
了。
 
先說說我的理由﹕
 
首先﹕字是符號。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是隨著時代、或解讀者立場
不同﹐不斷在變動的。
 
舉例來說﹕我們說人家『很會唱歌。』這是恭維。但到了明朝這樣說就不行。因為明
朝隻有樂工、妓女這個層次的人才唱歌給別人聽﹐說人很會唱歌﹐就是講別人低賤。
 
過去我在博客上讀到有女生被朋友說成『潘金蓮』﹐她覺得朋友罵她淫蕩﹐決定和朋
友絕交。但她的朋友是熟讀『金瓶梅』的人﹐她覺得潘金蓮是個聰明、敢作敢當的新
時代女性。
 
這事誰對誰錯呢﹖當然要看評論者對潘金蓮的認定是什麼。因此﹐我覺得這事情對錯
的成份少﹐反倒是誤解的部分居多。
 
回到我們的主題『娘』﹐大家應該也都同意﹕『娘』的定義不隻一種。我們說某個男
生很娘。明顯的﹐指喻的是這個男生的舉止像女生。這個部分的疑義不大。
 
但同樣的看法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解讀呢﹖這可以從三種解讀立場來看。大家可以先對
照下面三個選項﹐看看自己的潛意識站在哪一個立場。
 
(A)第一種解讀﹕負面解讀﹐認為說男人娘是嘲笑的意思。表示一、男人應該man。
這個男生一點也不man。他跟大家不一樣﹐他錯了﹐丟臉了。或﹐二、男人是更高等
的。被說成女人﹐是被眨低了。
 
(B)第二種解讀﹕零度解讀。沒有讚美、也沒有嘲笑﹐就隻是一種狀態的形容。表
示﹕一、男人man不man﹐娘不娘﹐這是個人的自由與選擇。無關好壞或﹐二、男人沒
有比女人高等﹐女人也不比男人高等。像男像女﹐沒有好壞高下。
 
(C)第三種解讀﹕正面解讀。覺得這是一種讚美。表示﹕一、男人應該有一點溫柔
、女性關懷﹐女人應該多點堅強、陽剛。大家往中性的光譜靠近。這是令人羨慕的事
 
(現在最流行、厲害的明星都是往中性這個光譜靠近的。還有中國傳統說的『溫良恭
儉讓』也是一種較女性化的美德。受歡迎的政治人物﹐馬英九、歐巴馬、溫家寶也都
相對的中性。)
 
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我不知道大家是的解讀是站在那一種立場解讀。不過可以確認的是﹐如果不站在第一
個解讀立場的話﹐『娘』是罵人的意思就很難成立了。
 
但問題是(A)果真就是唯一的真理嗎﹖這個立場固然比較接近傳統的認知﹐咋聽之
下﹐被別人說娘覺得不舒服﹐這也可以理解。但進一步細細思考﹐這個傳統認知真的
沒有問題嗎﹖
老實說我是不敢苟同的。
 
這個立場我不能忍受的部分是﹕如果我們容許有人靠著外在的膚色、性別、種族、語
言、貧富……來分別或眨抑別人﹐這就是戰爭、災難開始。面對這樣的是﹐我們當然
要站起來疾力對抗的。
 
對我來說﹐我更喜歡(B)、(C)的解讀立場﹐這和娘不娘沒有太大的關係﹐我喜歡
BC,隻是因為那裏面存在了人類對平等、互相關愛的想望。
 
有人覺得蔡康永在硬拗。但我一點都不覺得。我的好朋友蔡康永是一個很容易為真理
屈服的人(這點他真的是很娘。)但現在要他屈服的並不是真理。
 
我覺得康永在做的不是辯解﹐而是一種革命。關於把人推向更平等、美好、和諧方向
的一種寧靜革命。作為一個同志﹐有些話站在他的立場也許說不清楚﹐但我這個非同
志很樂於替他說。這是『人』的問題﹐無關同志不同志、男人或女人。
因此﹐站在這個立場﹐我要大聲說﹕
 
蔡康永。我挺你。
 
你娘卡好。
=======================================================================
呵呵…  感覺侯文詠先生鋪了一堆梗  只是想說最後的那一句話而已
再把蔡康永先生寫的文章的也一併附上
如果你在《哈利波特》裡 ‘你會直呼「佛地魔」? 還是你會稱「那個人」?
《康熙來了》節目裡’用到「娘」這個形容詞,繼續引起討論。尤其幾天前我在博客寫了
一篇回應 😦 當我說一個男生[娘]的時候 )
 這篇回應’再被眾家記者以或對或錯的方式轉述之後 ‘ 帶出了更多意見 ‘
一個以娛樂出發的節目’ 能夠激盪出這種比較有營養的討論 ‘ 是值得高興珍惜的事 ‘
各種意見中’ 有一派意見’ 認為男生可以溫柔 ‘ 但大家不該用「娘」這個形容詞,因為
這個辭’帶有負面歧視的意思’ 應該找些別的字來用 ‘這是很好的意見 ‘ 但我不同意 ‘
我的理由’ 寫在底下文章裡 ‘
我這次願意兩度花時間談這事 ‘ 因為我知道從小被嘲笑「娘」的男生’ 很多人成長得很
辛苦 ‘《康熙來了》雖是希望讓人忘憂的遊樂場 ‘ 但既然踩到社會的痛處了’ 我也不會
退縮 ‘
而且我繼續留在電視上的時間 ‘不會再有幾年’ 該講的話’ 應該把握機會講出來’
報告完了’
下面這篇文字 ‘ 同時也刊登在 2009/7/17 的 [ 中國時報 ]
標題 :
《  我還是會用「娘」字  》
 
《康熙來了》節目的主持人,也就是徐熙娣和我,因為使用「娘」這個形容詞,最近引起
一些討論。
有些人覺得「娘」這個字,充滿歧視的惡意,不該用。 如果覺得一個男生「娘」,應該
用別的字眼,像「溫柔」、「水」這些字。
 
我理解這樣的出發點,但我不同意這種戰略。
 
不用「胖」字,改用「過重」;不用「瞎」字,改用「視覺障礙」;不用「同性戀」,改
用「同志」;是啦,是有禮貌的多了,也絕對是文明進步的象徵 ‘ 但歧視的程度有因此減
輕嗎?歧視的本質有因此改變嗎 ?
這方面你問我的感受是很可信的 ‘ 因為我身在其中 ‘
 
歧視人的壞字眼,就像傷人的武士刀,你在刀上綁再多的粉紅蝴蝶結,刀揮出來還是一樣
傷人。
我的戰略是,你想將這把刀弄鈍? 那你就直接將這把刀弄鈍,綁蝴蝶結 ‘是弄不鈍這把刀
的。
 
老是不直呼「佛地魔」,改稱「那個人」,結果「那個人」就讓步了嗎?「那個人」只會
更囂張!
 
我另一個節目,《兩代電力公司》,做過好幾集「台客」的討論,當時 ‘說別人「台客」
,也是嘲笑歧視看不起人的意思,但我就是希望把「台客」二字’ 變成對一種特色的形容
,而不是躲開這個原本含著惡意的字,改用什麼「親切啦’本土啦」之類的蝴蝶結字眼。
《兩代電力公司》的「台客」系列播出之後,漸漸的,"台客音樂節"這些以「台」為榮、
以「台」為樂趣的活動出現了。我完全不敢居功,我只是說明: 這種事有成功的機會。
如果有一天,出現了「娘娘腔舞蹈大賽」、「娘砲男生音樂祭」,我相信那些從小在學校
被「娘」這個字困擾欺負的男生,會比較有可以認同的其他人物 ‘會比較有跟歧視者辯論
的依據 ‘ 會好過一點。
但如果照這次抗議我們的人的意見,永遠避開「娘」這個字,那「娘娘腔」這把刀,還是
會繼續囂張傷人的。
 
我不是以「無知」的狀態主持節目的。我清楚記得有兩次《康熙來了》,有算命師提到小
S可能會變成「孤單老人」,小S就假裝鬧脾氣不高興,幾次下來,我想到 :正在看《康
熙來了》的獨居老人們,看到這段’心裡一定會難過,所以我認真的對著鏡頭說:「孤單老
人的生活沒什麼好排斥、更不應該鬼扯是『遭到報應』,這個玩笑開錯了,我們以後不開
了。」
 
倒是前一陣子,有人惡語評論我的搭檔小S,在節目中’對外形出色的男明星「見獵心喜」
的表演方式。
天哪 ‘ 台灣男主持人在節目中’對美女「見獵心喜」的言行層出不窮,沒半個人說話 ‘小
S這位女主持人卻不可以對美男「見獵心喜」?台灣是倒退回去了講究貞節牌坊這種怪物
,不准女生表達喜好的 ‘ 性別觀念再次僵死的鬼朝代了嗎?
 
我當時確實有期望做性別研究的學者,尤其是女學者,會出面幫她說幾句話,平衡一下被
泡製過的所謂輿論’ 結果我沒看到,我挺失望的。我當時就已經納悶’覺得台灣討論性別
觀念的好習慣’ 怎麼退化了 ?
好在這次又出現了 ‘
依據我相信的戰略 ‘ 我還是會繼續用「娘」這個字,我也會繼續讓別人用「娘」這個字
對我,我在第一線承受刀槍,當然不是因為我喜歡這種滋味,我只是想證明「娘」呀、
「同性戀」呀,這些刀子,雖然一定會造成傷口,但砍得多了,希望刀就鈍了,不再那
麼一刀就砍死人了。
那些反對直呼「佛地魔」其名的人,我雖然不同意你們的戰略,但我希望我們都成功。
你們如果也願出力打仗的話,我盼望你們認真運用你們的戰略 ‘得到戰果’ 同時 ‘你們
也不必把武器對著我,因為我不是你們的敵人,你們的敵人是佛地魔。
 
我們的敵人是佛地魔。
 
=====================================================================================================
我順便也說明一下我PO這篇文章上來並沒有支持蔡康永先生和侯文詠先生的立場
只不過單純覺得   這兩篇文章  很有趣而已 
這幾年從大學到研究所一直到了當兵結束  我自己的感覺是
說話本身就是一門藝術  如何說出不會造成對方誤會也不會讓雙方之間存有芥蒂的話語
又可以把心中的意思表達出來 真的不是很容易的事
尤其是在開玩笑或是吵架的時候 情緒管理更是相當的重要
 
當然菜和侯這兩篇文章是希望聽的人本身就要有很好的心理建設
但是說話的人是不是也應該考量到對方的處境和對方的成長環境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有時候說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
就像蔡康永先生說的一樣 如果知道說出去的話是把刀的話
不論它刀口是否有無鋒利
那為什麼一定要讓它出鞘了 ?

帕雷托法則(80/20法則)

帕雷托法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2007年2月20日)
請協助添加來自可靠來源的引用以改善這篇條目
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被提出異議而移除。

帕雷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也稱為80/20法則,此法則指在眾多現象中,80%的結果取決於20%的原因,而這一法則在很多方面被廣泛的應用。如80%的勞動成果取決於20%的前期努力、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或者20%的維基人貢獻了80%的維基條目等等。但也常常被濫用、誤用,例如解決一個問題符合80/20法則,因為80%的問題由20%的資源來解決。

這個法則最初是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雷托(Vilfredo Pareto)在1906年對義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得出的,後來管理學思想家約瑟夫·朱蘭(Joseph M. Juran)和其他人把它概括為帕雷托法則。

若進一步推算,以掌握了80%財富的人作統計,會發現4%的人口(20% × 20%)掌握了社會64%(80% × 80%)的財富。這一猜想說明絕大部分的產量或結果取決於一小部分的投入和勞動。在商業活動中,80%的銷量來自與20%的客戶。管理者利用這種猜想制定商業決策,雖然很多時大致符合結果,但仍待進一步證實。[來源請求]

帕雷托法則是更廣泛現象帕雷托分佈的特例。假如在帕雷托分佈中選擇合適的變數,不僅一個80%的影響由20%的原因所造成,80%裡的前80%影響也是由20%的前20%原因所造成 (80%的80%是64%,20%的20%是4%,意味著這是64/4法則)。[來源請求]

帕雷托法則與帕雷托最優(Pareto efficiency)無關,雖然也是維弗雷多·帕雷托提出的。[來源請求]

帕雷托法則在品質控制上有很多的應用,它是全面品質管理六標準差(Six Sigma)的關鍵工具,此外,也是Pareto chart的基礎。[來源請求]

電腦科學裡,帕雷托法則可藉由觀察80%的資源是由20%所操作使用,來最佳化資源。在軟體工程上,常有接近90%的電腦程式執行次數花費在10%的程式原始碼執行。在圖書資訊學裡,一間圖書館的20%館藏是由80%的讀者所借閱。[來源請求]

帕雷托法則被當做ABC-analysis和XYZ-analysis的基準線,廣泛的使用在進行物流和採購時,以達成最佳化商品進貨(維持進貨的花費)的目的。

亞伯拉罕·馬斯洛-五大需求層次理論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需求層次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是研究組織激勵時應用得最廣泛的理論。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

1.生理需求

對性、食物、水、空氣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這類需求的級別最低,人們在轉向較高層次的需求之前,總是儘力滿足這類需求。一個人在飢餓時不會對其它任何事物感興趣,他的主要動力是得到食物。即使在今天,還有許多人不能滿足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樣,在安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之前,人們唯一關心的就是這種需求。對許多員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現為安全而穩定以及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勵的人,在評估職業時,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滿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員認為對員工來說安全需求最重要,他們就在管理中著重利用這種需要,強調規章制度、職業保障、福利待遇,並保護員工不致失業。如果員工對安全需求非常強烈時,管理者在處理問題時就不應標新立異,並應該避免或反對冒險,而員工們將循規蹈距地完成工作。

 3.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包括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後,社交需求就會突出出來,進而產生激勵作用。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這一層次是與前兩層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層次。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影響員工的精神,導致高缺勤率、低生產率、對工作不滿及情緒低落。管理者必須意識到,當社交需求成為主要的激勵源時,工作被人們視為尋找和建立溫馨和諧人際關係的機會,能夠提供同事間社交往來機會的職業會受到重視。管理者感到下屬努力追求滿足這類需求時,通常會採取支持與讚許的態度,十分強調能為共事的人所接受,開展有組織的體育比賽和集體聚會等業務活動,並且遵從集體行為規範。

 4.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別人按照他們的實際形象來接受他們,並認為他們有能力,能勝任工作。他們關心的是成就、名聲、地位和晉陞機會。這是由於別人認識到他們的才能而得到的。當他們得到這些時,不僅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同時就其內心因對自己價值的滿足而充滿自信。不能滿足這類需求,就會使他們感到沮喪。如果別人給予的榮譽不是根據其真才實學,而是徒有虛名,也會對他們的心理構成威脅。在激勵員工時應特別注意有尊重需求的管理人員,應採取公開獎勵和表揚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彆強調工作的艱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頒發榮譽獎章、在公司的刊物上發表表揚文章、公布優秀員工光榮榜等方法都可以提高人們對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5.自我實現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的目標是自我實現,或是發揮潛能。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要滿足這種盡量發揮自己才能的需求,他應該已在某個時刻部份地滿足了其它的需求。當然自我實現的人可能過分關注這種最高層次的需求的滿足,以致於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點支配地位的人,會受到激勵在工作中運用最富於創造性和建設性的技巧。重視這種需求的管理者會認識到,無論哪種工作都可以進行創新,創造性並非管理人員獨有,而是每個人都期望擁有的。為了使工作有意義,強調自我實現的管理者,會在設計工作時考慮運用適應複雜情況的策略,會給身懷絕技的人委派特別任務以施展才華,或者在設計工作程序和制定執行計劃時為員工群體留有餘地。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基本觀點 (資料來源:MBA智庫百科)

  (1 五種需要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

  (2 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相應的,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 

               勵力量

  (3)五種需要可以分為高低兩級,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屬於低一級的需要,這些需要通過外部條件就可以滿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級需要,他們是通過內部因素才能滿足的,而且一個人對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無止境的。同一時期,一個人可能有幾種需要,但每一時期總有一種需要占支配地位,對行為起決定作用。任何一種需要都不會因為更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消失。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和重疊,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程度大大減小。

  (4)馬斯洛和其他的行為科學家都認為,一個國家多數人的需要層次結構,是同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準、科技發展水準、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關的。在不發達國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大,而高級需要占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小;而在發達國家,則剛好相反。在同一國家不同時期,人們的需要層次會隨著生產水準的變化而變化,大衛斯(K.Davis)曾就美國的情況做過估計,如下表:  

maslow,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马斯洛,马斯洛需求理论,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层次分析法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理论 

對需求層次理論的評價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共同規律。馬斯洛從人的需要出發探索人的激勵和研究人的行為,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這一趨勢基本上符合需要發展規律的。因此,需要層次理論對企業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調動人的積極性有啟發作用。

  但是,馬斯洛是離開社會條件、離開人的歷史發展以及人的社會實踐來考察人的需要及其結構的。其理論基礎是存在主義的人本主義學說,即人的本質是超越社會歷史的,抽象的自然人,由此得出的一些觀點就難以適合其他國家的情況。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人的需求滿足是階梯式的,是一個需要滿足後再追求下一個需要。只是我並不覺得人的需求有著如此強烈的界限劃分。難道除了追求基本需求之外人就不能逾越需求的界限去渴望新的超越嗎?或者說,平凡的人除了對生活中簡單層次需求的追求之外就喪失了自我實現需求的追求嗎?平凡中孕育著不平凡的理想和追求,也會因之產生超越基本需求的動力。

畢馬龍 & 羊群效應

   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比馬龍效應,皮格馬麗翁效應),也稱為教師期望原理。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雕刻家,名叫『比馬龍 (Pygmalion)他雕刻一個美女:他每天全心專注在這座石雕上,後來這個石雕美女就會笑、會說話。女神因他的全神灌注而感動的說:『你既然這麼愛她:我就賦給他生命,你就娶她當妻子吧!』後來,這個石雕女孩就成了他太太。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Robert RosenthalJacobson兩人於1968年所作的研究。他們對學校裡一群612歲的兒童做智商測驗,將他們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告訴老師們實驗組的孩子們智商比較高,老師因此設計較為艱難的課程給這些智商比較高的孩子,也花比較多的時間回答孩子們的問題,教學更為認真。一年後這些孩子的智商分數果然都增加。事實上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孩子們只是隨機挑選,智商高低並沒有太大不同。這說明了老師期待學生會有比較好的課堂表現,因此影響了他們的教學態度與方法,學生經由這樣教學方法的刺激,智商也真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環。

    美國速食業知名企業溫蒂漢堡的老闆Dave Thomas剛創業時,根本沒有什麼偉大的營運計畫,但是他有一個簡單的夢想,要擁有一家自己可經營的餐廳。於是脫離肯德基炸雞後,就找一些以前同事,一起經營。然後告訴他們:"我付的薪水不高,但我必須開更多的分店,讓你們負責。"結果沒有營運計畫的企業,或許說沒有(願景)的企業變成了世界性的速食連鎖店。因為Thomas倚賴別人、信任別人,則他們就會表現負責。王陽明說:"人人有路通長安,坦坦平平一直看。"就是在領導上,要給予幹部自由、機會、改變的權力,那麼,人才就可輩出。

心理學家把這樣的現象稱為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或是自驗預言.

    1975年,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默頓寫了《社會理論與架構》一書,在該書中,默頓提出了一個理念:"一件事的發生,若由於錯誤的定義,則可促成一個錯誤行為變成事實。"當一個期待設定了,人就會朝向那個期待去做事。如許多人認為神會罰人,所以信奉神,對神的話也會努力去實踐,而造成宗教狂。

    進一步而言,人會期待別人對我們好印象,就會認真的表現良好行為;若期待別人會討厭我們,就會隨便表現。這種現象稱之為"比馬龍"效應。亦即"人重視我,我自重,人愛我,我自愛。"人家給我們"自由""機會""改變",我們應"負責""尊重""向善",如果經營者能由上而下給予自由、機會、改變,幹部就會主動、負責、尊重、向善,這是一個良性反應。

    讓人比成龍,自己就會像龍一樣地表現,反之,被比成馬,會像馬一樣地反應。換句話說,高期待就有高表現,低期待,有低成就。基於此現象,企業領導者若是把幹部"比龍",人力資源就可極大化。

    但是也必須瞭解,比龍效應不見得會讓每個幹部都會有高表現,甚至有的幹部自認為"寵愛在一身",反而驕縱難馴,因而必須有個監督機制,讓自恃而驕者,知道、知勢、明理,才能產生"比龍"在領導上的最佳效果。


    
在有目的的情境中,個人對自己(或別人對自己)所預期者,常在自己以後行為結果中應驗。此一現象的含意是,事先預期什麼,事後將得到些什麼;自己的作為將驗證自己的預言。

    在醫學上早有發現,並且在教育上也有證實。如:學生自認為愚笨(或經教師評定),其學業成績將日漸低落;原因是自我預期將直接影響其動機,間接影響其努力,結果將如同其預期。

    教師的預期也會產生自驗預言,原因是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差別的態度將影響學生自尊自信,結果形成學生的自驗預言。教師對學生有意無意間會產生一些期望,這些期望的產生可能因教師本身的經驗學識或偏見,而有好或壞的期望。

    如預期者換成別人(如教師預期學生),其後效影響稱為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自驗預言經美國心理學家羅森陶(R. Rosenthal)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故亦稱為羅氏效應、羅森陶效應(Rosenthal effect)

羊群效應

 

 

有則幽默講: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參加會議,一進會議室發現已經座無虛席,沒有地方落座,於是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地獄裏發現石油了!”這一喊不要 緊,天堂裏的石油大亨們紛紛向地獄跑去,很快,天堂裏就只剩下那位後來的了。這時,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過去,莫非地獄裏真的發現石油了?於是,他也 急匆匆地向地獄跑去。

 

 

笑過之後,聰明的你應該很快就能明白什麼是羊群效應。羊群是一種很散 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 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旁邊可能有的狼和不遠處更好的草。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 敗。

 

 

法國科學家讓亨利·法布林曾經做過一個松毛蟲實驗。他把若乾鬆毛蟲放在一隻花盆的邊緣,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遠處,又撒了一些松毛蟲喜歡吃的 松葉,松毛蟲開始一個跟一個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饑餓勞累的松毛蟲盡數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隻稍微改變路線就能吃到 嘴邊的松葉。

 

 

動物如此,人也不見得更高明。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影響從眾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種意見的人數多少,而不是這個意見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說服力,很少有人 會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出頭的椽子先爛”這些教條緊緊束縛了我們的行動。20 紀末期,網路經濟一路飆升,“.com”公司遍地開花,所有的投資家都在跑馬圈地賣概念,IT業的CEO們在比賽燒錢,燒多少,股票就能漲多少,於是,越 來越多的人義無反顧地往前沖。2001年,一朝泡沫破滅,浮華盡散,大家這才發現在狂熱的市場氣氛下,獲利的只是領頭羊,其餘跟風的都成了犧牲者。傳媒經 常充當羊群效應的煽動者,一條傳聞經過報紙就會成為公認的事實,一個觀點借助電視就能變成民意。遊行示威、大選造勢、鎮壓異己等政治權術無不是在借助羊群 效應。

 

 

當然,任何存在的東西總有其合理性,羊群效應並不見得就一無是處。這是自然界的優選法則,在資訊不對稱和預期不確定條件下,看別人怎麼做確實是風險比較低 (這在博弈論、納什均衡中也有所說明)。羊群效應可以產生示範學習作用和聚集協同作用,這對於弱勢群體的保護和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羊群效應告訴我們:

對他人的資訊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斷,出奇能制勝,但跟隨者也有後發優勢,常法無定法!

 

 

你要點評四周的風景,首先要爬上你的屋頂。——歌德

 

 

 

 

文章出處http://www.eygle.com/digest/2006/04/murphy_law.html

 

Previous Older Entries